網站首頁
登入
帳號:

密碼:

記住我



忘記密碼?

現在註冊!
許氏網內搜尋
主選單
新會員
hsc 04月25日
wukuchi 03月16日
tga12 03月01日
koji3988 02月27日
ntsyg 02月26日
Alex 02月06日
hwh00826 01月31日
Natali8292 12月10日
wenzhi 11月12日
xo8520 10月07日
站台資訊
網站管理員

bing

andy
 

charlie
 

neil
 

ad-center
中左連結組
Google 搜尋
Google
 
全球許氏文化網 討論區索引
   許氏網路資訊及文章
     高阳古今许姓考证
註冊才能張貼

樹狀顯示 | 新的在前 前一主題 | 下一主題 | 底部
張貼者 討論串
xujingchen
張貼於: 09月27日 15:44
會員一級
註冊日: 09月10日
來自:
張貼數: 0
高阳古今许姓考证
高阳古今许姓考证
河北省高阳县旧城为古高阳城,系上古颛顼初国之地。帝以国号,称高阳氏,《史记》载:“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谓之‘八恺’。”使高阳自古有“颛顼故都,八才旧里”之称。
史料和古志记载,高阳受名于五帝时,属诼唐冀州,虞幽州,夏商冀州,周并州,春秋属晋,战国燕建邑,西汉置县,东汉置郡,晋置国,隋置州,唐置军,宋设关,金、元复置州。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因水淹迁新址,仍称高阳,原城始称旧城。高阳地居要冲,古为兵家必争,故“天下有变,辄当其冲”,在我国历史上有独特亮点,更为中国历史之缩影,可谓“知高阳者知天下”。高阳自颛皇建号,历近五千年,其名不易,天下唯一,系古老而神奇之地。
我等乃退休干部职员,有暇研究高阳古史,欲编成籍。于查阅典籍之中,见高阳许氏人才代出,灿若群星,虽孔孟之裔亦难匹比,为世之奇,空前绝后,古志曾为其中32人树传,此乃高阳之荣耀。故在书中特书许氏内容,篇题为“高阳许氏源远流长”。于是溯源寻根,阅史料,查网站,并走村串户,深入考证,力求资料实而有据。今初稿已成,不久书可问世,书名为《颛顼故都史话》。
《新唐书》载:许氏“自容城徙冀州北新城都乡乐善里。秦末有许猗,隐居不仕”。时秦分天下为36郡,郡辖县,县下设乡、里;高阳尚未置县,为城邑,其地亦无它城;北新城系地名,非行政区划,在高阳城内;都乡因颛顼帝建都而称,亦在高阳;乐善里为都乡辖村;都乡乐善里在高阳北新城,即今旧城。
唐《元和姓氏考》载:“高阳:许猗及其裔孙世居之地,今许姓宗族不问其祖为谁,皆宗高阳,而奉文叔为亲祖。”清康熙御制《百家姓》:“许,派衍高阳。”
高阳古志记载,五胡十六国时,许茂任高阳太守,为许氏高阳郡开基之祖。以后又有许宏、许护、许晔曾任高阳太守。历史上高阳许氏封爵者多人,有六人封于高阳:北魏许谦封高阳公;许宗之赐高阳乡侯;隋许善心封高阳公;唐许敬宗封高阳县开国男,后封特进高阳公,今有许敬宗润色“波罗蜜多心经”传世;明初许瑗、许圭赠高阳郡侯。史料和古志对高阳许氏世系和人物多有记述,但明朝之后较少。
清雍正八年《高阳县志》载:塔儿头村“独许一姓,而其北三里曰许天官冢云。”民国《高阳县志》记载:”塔儿头村乃许睢阳故里,村唯许姓,今已移居,其西北有墓,传曰许墓,亦微见土丘耳。”塔儿头村在今高阳城西于留佐之南,赵官佐以西。古时村中有“许睢阳祠”,为纪念唐睢阳太守许远而建,历代县志均有记载。古时高阳还为唐相齐映建“齐公祠”。因二人皆高阳人,同在唐朝为官,一文一武,被称为“高阳文武双忠”。明朝大学士孙承宗曾为齐公祠题“募疏”,文中有:“是以扬大烈于睢阳,既钦节义;表元英于瀛浒,更识文章。盖八才子开万古明诚,两世家擅一朝文武,凡同衿佩,其共激扬。”说明许远确系高阳许氏。南宋末,文天祥押赴北京途中,由河间经高阳去保定,过许睢阳祠,无限感慨,盛赞许远:“义气震天地,百战奋雄姿。”
经查,高阳今共有许姓两千人,其中赵官佐、于留佐村许姓自称塔儿头许氏正宗。此村为古时许姓居地,传说街长三里,十分繁华。后来村灭,原因传说不一,一说被水淹而灭;二说为“红虫”所灭(红虫咬人后人即死,古时高阳不少村落被红虫毁灭);三说古时许氏朝中多官宦,有一人官高权重,后犯律条而灭九族,此村遭“皇剿”,故许氏存留高阳者很少。村墟原为一高地,多瓦砾,民国年间尚有十几亩地,为于留佐村一许姓田产。1965年筑孝义河堤曾取墟土,挖出古时铁柜一个,内装金银。村墟八十年代夷平。
许氏祖坟四周皆有道路,称“玉带缠腰”,极有风水。五、六十年代之前,占地20多亩,坟内古树参天,坟草茂盛,至今尚有许姓在坟中埋人。因许氏散落居住,坟产由各村许氏轮流掌管,收入用来清明节祭祖“吃会”(祭祖时族人一起会餐)。每年清明佳节,许氏后人都要坟茔添土,祭祀先祖,自古至今从未间断。许氏后人还传说唐许远卒,灵柩运回故里,埋在旧城,祖坟内是空穴,可见旧城亦有许氏之祖坟。
另考,今高阳县民多为明代移民后裔。丧葬时“路引”(人死后去西方报道之路单),均按明清社甲为籍贯,迁移后亦不变。独此支许氏不同,其“路引”直书“高阳塔儿头许家寨”,亦自古不变,可见其为土著不疑。另外,许氏祖上名人掌故在族间世代流传,提到许敬宗、许远无人不知,就连许敬宗与其子许昂的对话也津津乐道。内容为许敬宗十分赏识其孙许彦伯,对许昂说:“我儿不如你儿。”昂说:“他父不如我父。”
1989年5月,海外许氏回高阳祭祖观光,盛况空前,今仍历历在目,此举已写入高阳县志。高阳历史悠久,文物和古遗址甚多。今非昔比,政清人和,民风淳朴,物阜民康,纺织发达,旧城亦旧貌换新颜。海外许氏能早日再赴祖坟祭奠,重归故里观光,寻前辈足迹,与同宗聚首,继先贤遗志,展今朝风采,实为高阳幸事,开展文化交流,联谊商贸互惠,更为锦上添花。

樹狀顯示 | 新的在前 前一主題 | 下一主題 | 頂部

註冊才能張貼
 
Google 直立連結組
伙伴網站
Google 連結組
key word
Insurance Loans Mortgage Attorney Credit Lawyer Donate Degree Hosting Claim Conference Call Trading Software Recovery Transfer Gas/Electricity Classes Rehab Treatment Cord Blood
XOOPS 2.3,3 @ 2003-2020 雷斯提克LSTIC
Theme by Graphic Wor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