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登入
帳號:

密碼:

記住我



忘記密碼?

現在註冊!
許氏網內搜尋
主選單
新會員
hsc 04月25日
wukuchi 03月16日
tga12 03月01日
koji3988 02月27日
ntsyg 02月26日
Alex 02月06日
hwh00826 01月31日
Natali8292 12月10日
wenzhi 11月12日
xo8520 10月07日
站台資訊
網站管理員

bing

andy
 

charlie
 

neil
 

ad-center
中左連結組
Google 搜尋
Google
 
全球許氏文化網 討論區索引
   許氏網路資訊及文章
     泉州名人
註冊才能張貼

樹狀顯示 | 新的在前 前一主題 | 下一主題 | 底部
張貼者 討論串
fishhsu2
張貼於: 01月04日 10:59
會員三級
註冊日: 10月18日
來自:
張貼數: 60
泉州名人
許麗寰

明泉州客商。

明隆慶( 1567 ∼ 1572年)開放海禁之後,對日本貿易仍在禁止之列,但福建海商無視禁令,繼續揚帆日本。他們或於四五月間,告給文引,駕駛鳥船,稱往福寧,卸載北港捕魚,及販雞籠,淡水者,往往私裝鉛,硝等貨,徑從大洋入倭。日本的薩摩成了日,明交通的重要港口。

到萬曆十四年( 1586年)以後,明朝船駛往日本近乎絕跡,薩摩的島津義弘希望恢復對明貿易,於萬曆二十八年( 1600年)送作為人質的明將茅國科回中國,八月從坊津啟航,到達福州,然後去北京,受到優待,並約定來年派兩艘福州商船到薩摩貿易。福州商船在途中被日本人搶奪一空,船上人員被殺害。明萬曆三十三年( 1605年)冊封琉球使夏子陽,王士禎探聽消息。薩摩方面致信明朝冊使,希望明朝商船年年來薩摩貿易。

萬曆三十五年( 1607年)泉州客商許麗寰到日本薩摩進行貿易,居留一年。次年才從久志浦回國。這時島津義弘致書許麗寰,約他明年再來,如不幸漂流到他州,也希望他等到薩摩派去的官員,評定器皿財貨的價格。信中堅決約定“其盟之堅者,金石膠漆,物莫能間。 ”

到萬曆三十七年( 1609年)七月,有明朝商船10艘到薩摩,停泊在鹿耳島和坊津。他們帶去的貨物有緞,綾,青綢,素綾,絲綢,素綢,藍綢,天鵝絨,白糖,黑糖,碗,傘等。販回的商品有金,銀,硫磺,銅鐵,屏風,刀,扇等。

許邦光( 1781 ∼ 1833年)

字汝韜,號策山,清泉州人,府第在泉州城內古榕巷西端。

清嘉慶十三年( 1808年)鄉試中舉,十六年( 1811年)成進士。因文學優等,選為翰林院庶吉士。散館後,授翰林院編修,長期在翰林院供職,先後任庶吉士教司,會試主考官,湖南學政,官至光祿寺卿。他的書法名噪一時,內廷絹帖多出自其手。一生著作頗豐,編修“大清一統志“時,任福建卷編修官。

許邦光一生為家鄉泉州培養出兩位最得意的門生龔維琳,陳慶鏞。

清道光二年( 1822年),龔維琳,陳慶鏞兩人同中舉人,道光六年兩人公車上京赴試,龔維琳成進士,陳慶鏞意外落榜。維琳榮歸後,即登門拜謝恩師,許邦光不接見,僕人傳言,待慶鏞成名,兩人一同來拜謝未遲。道光十二年( 1832年) ,慶鏞也金榜題名,此事成為美談。

許邦光和林則徐,郭尚先(莆田人)系同榜進士,三人交往甚密,林則徐路過泉州,必登門造訪。有一次,林則徐住在許家,發現其長子祖培有抽鴉片惡習,即當面指責。祖培深感慚愧,下決心戒菸。郭尚先也是許府上賓,日後把愛女嫁許邦光次子,兩家結成姻親。

許邦光府第坐北朝南,門口兩旁有石旗桿夾一對,府第佔地約三畝,主體建築為三開間三進大厝,兩邊配有護厝,後面有園林一座。

府第西鄰新巷(今三朝巷) ,巷中有“燈排厝”一列,長約百米,全部西向,首尾相連,牆無間隙,標高一致,門窗扇扇無異。 “燈排厝“兩端各有小宮廟(上帝宮,土地廟)突出, 20世紀50年代還保留完整。此系列建築原屬許氏家族所有,以後陸續賣掉。

府第東北臨水陸池,池水經小渠從府第園林假山穿過。園林以“問渠哪得清如許” (朱熹“觀書有感”詩句)來構思設計,是泉州城內聞名的山水園林。

園林中建有書齋,因家居古榕巷,其書齋便取名“榕齋” 。書齋藏書豐富,為當時泉州名藏樓之一。

許邦光身後,子孫不克繩武,拆賣產業,轉典園林,園林中殘山剩水,任人搬拆。不過三代,府第凋零破碎,面目全非,現僅存經修葺的主體建築一落。

許獬( 1670至07年年)

原名行週,字子遜,號鐘鬥,明泉州金門珠浦人。

許獬天資聰穎,九歲能文,十三歲淹貫經史,見解獨到,為社會名流所賞識。學博鄭耀稱他為天下才;司理劉純仁也認為他當魁天下,特請他到署中讀書。許獬繼續虛心拜師求學。李材,字見羅,是李贄(參見“泉州人名錄李贄” )好友,當他以兵部侍郎貶到福建為官時,倡學於閩,許獬拜他為師,很受教益。李光縉是當時名士(參見“泉州人名錄李光縉” ),許獬敬慕他的文學,徒步到晉江拜他為師。許獬治學認真,矢口縱筆,精義躍如。

萬曆二十五年( 1597年) ,許獬舉於鄉。萬曆二十九年( 1601年) ,獲殿試二甲一名(會元) 。初為庶吉士,尋授編修。館課出,人爭傳抄,名震京師,海內傳誦。

許獬關心民眾疾苦,品格高尚。認為“取天下第一等名位,不若干天下第一等事業,更不若做天下第一等人品” 。為孝廉時,有巨姓橫行鄉里,他不畏強暴,痛繩其非。其妻顏氏,訂婚後雙目失明,岳父欲易以他女,他堅執不可;及娶,情好甚篤;入仕後,一如既往。有太監奉命到福建徵稅,趁機搜刮民脂民膏,有奸人勸太監上書分括山海之利,人心惶惶。為解民倒懸,他致書溫,林兩御史,制止這場災難。他為官清正廉潔,以病假歸時,囊僅數十金。

年僅三十七歲辭世。祀鄉賢祠。所著有“八經類集”二卷, “叢青軒易爭”十卷, “四書合喙”十九卷, “叢青軒集”六卷。

許升

字順之,號存齋,南宋泉州府同安縣人。

南宋紹興二十三年( 1153年)朱熹任同安縣主簿時,許升年十三,從朱熹遊最早。紹興二十七年( 1157年)朱熹離開泉州後,許升复從學於建陽。其學“有得於內” ,朱熹為書“存齋記” 。

臨別,朱熹贈詩“送許順之南歸” ( “朱文公文集卷6 ” ,四部叢刊初編縮本) :
“門前三徑長蒿萊,愧子殷勤千里來。
校罷“遺書”卻歸去,此心元自不曾灰。 “

許升居家,偕陳齊仲肆業淨隱寺,又與石子重,徐元聘,柯國材,陳汝器,王力行等友善。遍交四方之士,若範伯崇,廖德明,林擇之,許敬之。

朱熹同湖湘,閩中學者討論“敬”的存養工夫,於幹道二年( 1166年)季秋,把自己對於“敬”的認識發展視為一次重要的思想飛躍,寫信“答許順之“ ,並示以著名的影響深遠的”觀書有感“一詩( ”朱文公文集卷39 “四部叢刊初編縮本) :

“秋來老人粗健,心間無事,得一意體驗,比之舊日,漸覺明快,方有下工夫處。目前真是一目引眾盲,其說在石丈(子重)書中,更不縷縷,試取觀之為如何,卻一語也,更有一絕雲: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

著有“孟子說” , “禮記文解” , “易解”等。

許升英年早逝,淳熙十二年( 1185年)朱熹為文祭,稱其“恬淡靖退,無物慾之累” 。

(參見泉州歷史網qzhnet.126.com “泉州人名錄朱熹,陳齊仲,王力行” )

許子春

字景陽,南宋泉州府同安縣人。

劉樹勳“閩學源流” (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3年)載:朱熹在江西南康任上,許子春與蔡元定,黃幹,林擇之,楊子直,王光朝等門生故友,到南康追隨朱熹遊山講學,朱熹曾有書信致許子春。 (參見泉州歷史網qzhnet.126.com “泉州人名錄朱熹” )

許仁

字元夫,明浙江仁和縣人。嘉靖七年( 1528年)任泉州府德化縣知縣。

時該縣佔田地蓋寺廟氾濫成災,許多貧困子弟卻無處求學。許仁呈報提學副使高賁亨批准,下令拆各裡團(明代縣以下基層政區)淫祠,創辦社學。

他發出“為處官房租銀,以作興學校廣育人材事”告示,改天妃宮建紫陽學院,講堂兩廂作學生宿舍。天妃宮處縣城最繁華的商業地段,保存其門牆外原有店鋪一列,向社會租賃,指定縣衙主管教育的儒學負責徵收租金, “以為有志苦學生員充紙筆油燭之用” ,並永為定規。

他下令對鄉村未經批准亂占地濫建的寺廟一律拆毀,丈量地基面積後,估租價聽民開墾,繳納銀兩充作學租“以養英俊” 。

許仁鑑於以前貧寒學生每每輾轉求學,處境窘迫;而姦巧之徒,卻“以社學與遊士為市,漸致廢弛” ,常使社學“复轉而為梵宮道宇”的歷史教訓,務求忠實不渝地執行他的“興學廢淫祠”的政令,杜絕徇私舞弊,弄虛作假現象,嚴令“逐一登記收支數目,以備查考。 ”

許仁在民風閉塞,迷信盛行的德化山區任職三年,廢淫祠,興學校,十分難得!他在廢淫祠同時,還對重大名勝古蹟如程田寺,戴雲寺,香林寺,龍湖寺,英顯廟等妥為保護。此外,他還重視農業生產,浚通堵淤已久的丁溪圳以灌溉農田;創辦養濟院,賑濟貧民,多著政績。

許吉璟( 1618年至1695年年)

許吉璟,字祥景,號龜齋,明末清初晉江石龜許厝人。曾隨母居翁厝榜姓翁。

就學於晉江龍湖魯東陳鵠“文輝書堂”門下,是“魯東十八士”之一。 (參見“泉州歷史網” www.qzhnet.com “泉州人名錄陳鵠” , “泉州學校泉州書院文輝書堂“ )

崇禎十六年( 1643年)進士,授庶吉士,擢刑部主事,改兵部給事中,極論東廠之害,疏入,謫浙江布政司照磨,遂乞歸。

崇禎十七年( 1644年) ,明亡。福王朱由嵩即位南京, 1645年改元弘光,是為南明。許吉璟起故官。五月清兵入南京,福王遇害,弘光政權覆滅,許吉璟逃歸。

後依附鄭成功,偕盧若騰,王忠孝,諸葛倬,沉宸荃,曾櫻,辜朝薦,徐孚遠,郭貞一,紀許國,沉光文等居浯洲嶼(今金門) 。 (參見“泉州歷史網” www.qzhnet.com “泉州人名錄鄭成功,盧若騰,王忠孝,曾櫻,辜朝薦” )

南明永曆十八年(清康熙三年, 1664年)春三月,與盧若騰,沉佺期東渡台灣。 (參見“泉州歷史網” www.qzhnet.com “泉州人名錄盧若騰,沉佺期“ )

所著有“文集” 。
樹狀顯示 | 新的在前 前一主題 | 下一主題 | 頂部

註冊才能張貼
 
Google 直立連結組
伙伴網站
Google 連結組
key word
Insurance Loans Mortgage Attorney Credit Lawyer Donate Degree Hosting Claim Conference Call Trading Software Recovery Transfer Gas/Electricity Classes Rehab Treatment Cord Blood
XOOPS 2.3,3 @ 2003-2020 雷斯提克LSTIC
Theme by Graphic Wor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