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許氏文化網 討論區索引 許氏網路資訊及文章 竺氏(伯仲文嗣君)與許國(伯夷之孫-文叔) | 註冊才能張貼 |
樹狀顯示 | 新的在前 | 前一主題 | 下一主題 | 底部 |
張貼者 | 討論串 |
---|---|
bing | 張貼於: 07月20日 03:57 |
管理員 註冊日: 06月28日 來自: 神農-孤竹國-許國-高陽-平輿-浙江(鹽官/蕭山/姜山)-晉江東石蓬山-龍湖亭-台灣笨港 張貼數: 46 |
竺氏(伯仲文嗣君)與許國(伯夷之孫-文叔) 關於竺氏的起源,各種文獻上有三說,一說是源自孤竹國君,二說是古代天竺來中國傳教的僧人的後代,三說是漢族中有跟隨天竺僧人學佛的人,也改隨師傅的姓為竺。 此三傳說,公認為第一種比較符合實際。 在這次看到的竺氏家譜中,進一步查到了竺氏起源的詳細圖譜。
從圖譜中可以看到,竺氏記載的最早始祖是孤竹國君。 孤竹國是古代位於東北與山東半島之間的一個部落,據專家考證,它“興於殷商,衰於西周,亡於春秋。”從立國到滅亡存在約940年(約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660年)。 可以分為兩個時期,前554年(約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是商朝在北方的重要諸侯國;後386年(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660年)是周朝的異姓諸侯國,處於燕國控制之下,政治地位下降。 滅亡於春秋時期的孤竹國與商朝王室的關係相當密切,孤竹國君墨胎氏與商王同為子姓。 家譜記載:“孤竹君,諱初,字子朝,姓墨胎氏,襲孤竹君國,在遼西。” 孤竹國君有三個兒子,史書都詳細記載了大兒子伯夷和叔齊的事蹟,他們倆不願為國君,雙雙棄國而走。 國人於是擁中子為君。 這事情凡是歷史學家都要考證再三,並且從自己的立場評說一番的。 但是好多資料中,都沒有說明孤竹國君的第二個兒子叫什麼名字。 在竺氏家譜中,我意外地看到,這個中子的記載如下:“文嗣君,字公尚,國人立以為君。”有關伯夷的記載是:“伯夷,諱允,字公信,諡曰夷。伯其長子之稱,孟子曰伯夷,聖之清者也。”叔齊的記載是:“諱致,字公達,諡曰齊。”可見拍夷、叔齊並非兄弟兩個在世時的名字,可能是他們死後,當時的周武王封的諡號,後來孟子在根據他們的排行,在前面分別加了個伯、叔兩字。 許多人說,既然老大叫伯夷、老三叫叔齊,那麼老二應該叫仲什麼的,但是由於中子在歷史上因為沒有其另外兩個兄弟出名,因此,周武王沒有給他諡號,孟子也沒有評論他的為人,他的名應該是文了。 伯夷、叔齊雖然很出名,但是由於他們棄國出走投奔周文王,後來反對文王的兒子周武王伐紂,周武王未採納他的意見,商滅亡後,他們深以為恥,雙雙餓死在首陽山上。 因此,他們也沒有後代留下??? 竺氏的第二代,就從孤竹國君的第二個兒子文嗣傳來了。 **參考孤竹國 p2 -->伯夷之孫傳下許國世系 http://lstic.tw/ls/modules/tinyd0/index.php?id=25 家譜記載,從文嗣君開始,以下分別為:懿-隆-黎-熙-獻甫-質■-徽-靖平-堅可-慶晨-儉-熊-扁-襄仲-萬平(以國為氏,始受姓而竺氏焉)-大會-穆-審己-膺福-雲興-神佑-歴-大清-古民-但-可強-鎭尚-懼失-剛-湛-載-孟宗-顯-兆-猛(漢都尉)-發(并州駕別)-會、晉(令尹)-樂敬、彝(河陽宰)。 再接著往下,圉、性,其中圉下傳兩條線,第一條線是:清甫-夔(長吏)-宗宣-豐,第二條線平行的是:賢甫-權-恢(新平宰)-微。 這條記載到這裡與豐平行的,往下沒有記載了。 接著豐往下是:靈秀(進士,洛陽長吏)-可忠-昱-紀-君用-業-天成(將軍)-壽嵦-遜-曾(後漢官下邳侯相,又封威武將軍)-恭孫-晏(後漢官,擬陽侯,避仇,加二於竹,徙居瑯琊莒縣)。 到這時候,我們的祖先已經確定了竺姓,而且更加指明了居住地應該是在山東。 再往下:宜升-明慶-樂善-貴和-登-彌-道生(講經虎邱,石皆點頭,宋太祖雅重之。)-貺(字表恩●宋乾德三年乙丑中姜涉榜進士,仕河陽府丞,歷升至吏部尚書,配舒氏夫人,生一子中立,墓葬後山,●乃一字不清)-中立(遷靈峨始祖,另起一世)。 從中立公開始,浙東的竺氏開始了新的世代計算方法,在此之前,從孤竹國君作為第一世算起來,到中立公為止,總共傳了66代。 參考 http://www.zhuf.net/article.asp?id=94 http://www.zhuf.net/article.asp?id=210 |
樹狀顯示 | 新的在前 | 前一主題 | 下一主題 | 頂部 |
註冊才能張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