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炎帝后裔、夏禹的老師墨如之後,以祖名為氏。 據《潛夫論》載:“禹師墨如。”傳說炎帝神農的後裔墨如見多識廣,是他的建議使大禹治水成功,大禹後來拜他為師。墨如教禹三年,又為禹推薦高人西王國先生。他的建議使禹茅塞頓開,經過十三年的艱苦努力,終於平定了水患。 因治水有功,舜後來把帝位傳給了禹,史稱大禹。 後來,大禹的兒子啟繼禹為帝,建立了第一個中國奴隸制國家——夏朝,就封墨如的兒子
胎初為孤竹國的國君(故址在今河北省盧龍縣內) ,孤竹國歷經夏、商、周三代到了春秋時,墨胎的後代子孫伯夷和叔齊,他們因都想讓位於兄弟而出外流浪,後侍於周文王,但卻阻攔周朝伐商,後因恥於食亂臣之糧,餓死終南山。 他們的“賢”名流傳於世,後人就以墨字為姓,稱為墨氏。有的以國為姓,得孤竹氏,有的以祖上的名字為姓,遂成複姓“墨胎”,後省文去胎字,成為“墨”姓,奉墨如為墨姓的始主。見《通志.氏族略》。 漢代,有樅陽人竹晏改為“竺”姓,其後沿用不改。
引用:
《竺氏家譜》
《竺氏家譜》記載:「孤竹君,諱初,字子朝,姓墨胎氏,襲孤竹君國,在遼西。」
孤竹國君有三個兒子,史書都詳細記載了大兒子伯夷和叔齊的事蹟,他們倆不願為國君,雙雙棄國而走。國人於是擁中子為君。這事情凡是歷史學家都要考證再三,並且從自己的立場評說一番的。但是好多資料中,都沒有說明孤竹國君的第二個兒子叫什麼名字。在《竺氏家譜》中記載:「文嗣君,字公尚,國人立以為君。」有關伯夷的記載是:「(墨胎)伯夷,諱允,字公信,謚曰夷。伯其長子之稱,孟子曰伯夷,聖之清者也。」叔齊的記載是:「諱致,字公達,謚曰齊。」可見伯夷、叔齊並非兄弟兩個在世時的名字,可能是他們死後,當時的周武王封賜的謚號。後來孟子在根據他們的排行,在前面分別加了個伯、叔兩字。許多人說,既然老大叫伯夷、老三叫叔齊,那麼老二應該叫仲什麼的,但是由於二兒子在歷史上因為沒有其另外兩個兄弟出名,因此,周武王沒有給他謚號,孟子也沒有評論他的為人,他的名應該是「文」了。
伯夷、叔齊雖然很出名,但是由於他們棄國出走投奔周文王,後來反對文王的兒子周武王伐紂,周武王未採納他的意見,商滅亡後,他們深以為恥,雙雙餓死在首陽山上。因此,他們也沒有後代留下。竺氏的第二代,就從孤竹國君的第二個兒子文嗣傳來了。
家譜記載,從文嗣君開始,以下分別為:懿→隆→黎→熙→獻甫→質□→徽→靖平→堅可→慶晨→儉→熊→扁→襄仲→萬平(以國為氏,始受姓而竺氏焉)→大會→穆→審己→膺福→云興→神祐→歴→大清→古民→但→可強→鎭尚→懼失→剛→湛→載→孟宗→顯→兆→猛(漢都尉)→發(并州駕別)→會、晉(令尹)→樂敬、彝(河陽宰)。
再接著往下是圉、性,其中圉下傳兩條衍線:
第一條衍線是:清甫→夔(長吏)→宗宣→豐
第二條線平行的是:賢甫→權→恢(新平宰)→微。
這條記載到這裡與豐平行的,往下沒有記載了。
接著豐往下的是:靈秀(進士,洛陽長吏)→可忠→昱→紀→君用→業→天成(將軍)→壽嵦→遜→曾(後漢官下邳侯相,又封威武將軍)→恭孫→晏(後漢官,擬陽侯,避仇,加二於竹,徙居琅琊莒縣)。到此時,竺氏先祖已經確定了竺姓,而且指明了居住地是在山東。
從晏再往下:宜升→明慶→樂善→貴和→登→彌→道生(講經虎邱,石皆點頭,宋太祖雅重之)→貺(字表恩□宋乾德三年乙丑中姜涉榜進士,仕河陽府丞,歷升至吏部尚書,配舒氏夫人,生一子中立,墓葬後山)→中立(遷靈峨始祖,另起一世)。
從中立開始,浙東的竺氏開始了新的世代計算方法,在此之前,從孤竹國君作為第一世算起來,到中立為止,總共傳了六十六代。
如今,人們一提起古孤竹國就想到與昌黎緊鄰的盧龍,這主要是因為盧龍一帶某地曾為孤竹國都城的所在地(商末西周)。其實,許昌、昌黎、青島、臨淄、魯山與盧龍一樣,在商朝和周朝一個很長的歷史時期,曾同古孤竹國發生了密切的聯繫。
孤竹國君為「墨胎氏」,另有說姓「墨」。相傳至伯夷、叔齊,其父名「初」,字「子朝」;伯夷名「允」,字「公信」;叔齊名「致」,字「公達」。解者云,夷、齊,謚也。按中國傳統習慣,兄弟排行通常按「伯、仲、叔、季」的次序,實際上老孤竹君膝下有三子,在伯夷與叔齊中間,尚有一中子(次君),名「文」。又,《史記》中記載,在夷齊二君逃走後,「國人立其中子」在今冀東遷安市糰子山仍有「次君墓」。由此,看來老孤竹君只有夷、齊二子的說法,是不符合史實的。
古有「夷齊讓國」之說:老孤竹君生前留下遺言,命少君叔齊繼位;可當父死後,叔齊卻推讓給長兄伯夷,伯夷以父命難違推逃。叔齊仍不肯繼位,亦逃。二人同走,欲晉見周文王西伯姬昌,在半路恰遇周武王伐紂,於是叩馬而諫,周武王未聽。伯夷齊恥於臣周,採薇不食周粟,飢餓而死。
對於「夷齊讓國」,歷來褒貶紛紜。代表儒家正統學說的孔、孟、韓愈等,都給予極高評價。伯夷、叔齊及孤竹國的名聲遂揚。
資料來源: 皇極網
www.huangji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