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許氏文化網 討論區索引 許氏網路資訊及文章 許昌毓秀台 | 註冊才能張貼 |
樹狀顯示 | 新的在前 | 前一主題 | 下一主題 | 底部 |
張貼者 | 討論串 |
---|---|
neil | 張貼於: 04月18日 12:16 |
管理員 註冊日: 06月28日 來自: 張貼數: 168 |
許昌毓秀台 毓秀台,又名天爺廟,位於漢魏故都內城西南隅,現河南省許昌縣張潘鎮東南部,距許昌城 20公里,台高15米,原佔地6畝(現面積略有減少),是漢魏故城遺址在地面的唯一實物遺存。據說,昔日的毓秀台,台下布列著數十處豪華的宮殿式古建築,是漢獻帝祭祀前暫歇的地方。據《漢魏故城圖》載,毓秀台前有漢御殿,漢獻帝祭天時齋戒沐浴之所,還有神廚,家畜亭等。台上原天爺殿、東西廂房、天王殿、山門等建築,四周雕欄玉砌,正中聳立著一處高峻的壇廟,叫玉皇殿,也稱天爺廟。廟頂為圓柱形,廟基為方形,體現了古代的「天圓地方」傳說。從大殿拾級而下,是青磚鋪就的廣場,這裡有象徵四方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石像,正中矗立的一尊青銅巨鼎,叫「神壇」。廣場兩旁,還有月神台和雨神台。毓秀台下還有個寬八尺,高一丈的地洞。穿過地洞門就是六十階青石甬道,當年天子就是從這裡登上台頂的。這些均已不存。毓秀台是漢魏故都在地面的唯一實物遺存。具有建築學、史學、方志學等學術價值。
毓秀台原是漢獻帝祭天之所。東漢末年(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迎獻帝自洛陽遷都於此位,此處為漢獻帝祭天之壇。每逢節日大典,台上百官登壇祭天祈禱。該壇歷盡滄桑,毓秀台的開發修復工程正在進行,重新修復了通台台階山門及東廂房。 據說,公元220年春天,漢獻帝在毓秀台祈天的時候,突然狂風大作,飛沙走石,烏云遮天,伸手不見五指,嚇得漢獻帝渾身顫抖。曹操手下的近臣就利用這一自然現象,大造「漢室氣數已盡,魏國當興」的輿論,從而,摧毀了漢獻帝那「奉天神以固漢室,假天命以固皇威」的精神支柱,25年來漢獻帝毓秀台祈神之心機終將枉費。在這年十月,曹丕代漢而立,漢獻帝到修武縣當了山陽公,時年四十歲。 現在的毓秀台已經成為三國漢魏故都著名旅遊景點,每年都有大量的遊客慕名而來。毓秀台周圍有很多古老的村莊:東有盆李、城角徐,南有城南董、胡廟,西有古城、營王、張潘鎮,北有焦莊、木鄉董、城後董、城後徐、老關趙。這裡有濃厚的三國文化氛圍,民風淳樸。每年的正月初九有大型廟會----天爺廟會,由於此時正值春節且為農閒時節,所以廟會異常熱鬧,每逢廟會將有台戲,扭秧歌,挑花籃,玩花燈,舞龍獅等民間文藝表演。 |
neil | 張貼於: 04月19日 14:35 |
管理員 註冊日: 06月28日 來自: 張貼數: 168 |
許昌桑樹許 許氏祖根地 許昌市位於河南省中部,中原腹地,歷史上許昌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公元前8世紀文叔被封於許,稱許國。公元221年,魏文帝曹丕廢漢立魏以後,因「魏基昌於許」,改許縣為許昌,沿用至今。 而文叔的那次分封,許多人以國為姓,許姓開始大規模發展,許昌也因此成為許姓人的祖居地。 城東八里,桑樹許 沿許昌市建安大道往東走,約4公里便到許昌縣鄧莊鄉的桑樹許,西周許國的首任國君許文叔的墓冢,就坐落在村旁。 2月10日上午,河南商報記者來到許昌市桑樹許村。從乾淨的街道以及兩邊新建的房屋來看,村裡的經濟發展得不錯。 因為春節剛過,街上的人比較多。村口,有幾個烤火的人。上前去問關於許姓的信息,一名長者笑道,他們村裡90%以上的人都姓許。 「我們這裡也是許姓的發源地。」他說,從改革開放至今,每年都會有不少來自全國各地,甚至是國外的人來這裡尋根祭祖。 老人名叫許丙申。年近六旬的他說如果按照正經的字派,他應該是「紹」字輩。他說,因為族譜遺失,現在流傳的有10個字派「效(孝)廣振本立,化紹連傳之(智)」都是從老祖爺石碑上找到的。 「但我們那個年代不興按照字派取名字。」父母就按照他出生那年的天干地支,取名「丙申」。 「去年還有安徽亳州那邊的同姓人過來。」許丙申說,來的人拿著保存完好的族譜輾轉找到這裡,「譜序上寫著『許昌城東八里桑樹許村』,我見過好幾撥來尋祖的人,他們帶來的族譜序言中都有這句話。」 就是憑著這段序言,不少外地人都在這裡找到了自己的根。而許丙申口中的那個老祖爺石碑,就豎立在村子西南角的墓地裡,「幾百年了,上邊的字都看不清了。」 從村裡許姓的「管事兒人」許都治(化字輩)口中,現在居住在許莊村的許姓人是許仲遷的後人,「他(許仲遷)原是南宋官員,在山西做官,忽必烈入主中原後他就歸隱了,傳說也是循著祖根,歸隱到此。」 百畝陵園,僅餘30多畝 在許丙申的帶領下,沿著一條積雪未融的小路,河南商報記者走進那座傳說已有幾千年歷史的陵園。 陵園入口處,是一座水泥基座的石台,石台正中是「許公文叔之墓」幾個大字,邊緣處則寫著「許昌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及立碑的單位和時間。 村裡人口口相傳的那座許文叔的墓冢,就坐落在墓園中央。許丙申說,原先墓前有一座老碑,都幾千年了,風化得只剩半截,現存於村支部的門口,「現在墓前豎著的碑,是1999年後人在原碑底座上豎起來的。」他說,每年清明節前一天,附近幾個村的人都會在許姓族長帶領下,來陵園祭奠先祖。 在文叔墓東南側不遠的墳冢前,有一座保存完好的石碑,「這是許仲遷的墓,碑上寫的是立於大清康熙四十六年,也是後人立的,許仲遷是宋末元初人。」許丙申介紹。 他回憶,在他小時候,這座陵園裡石碑林立,墓旁的參天大樹遮天蔽日,「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這座陵園的佔地面積都有100多畝,但現在,只剩下30多畝了。」他嘆息道,沉思好久才又說了一句,「這都是形勢。」 而陵園中林立的石碑,許丙申介紹,大多毀於上世紀60年代,「當時村邊建了個石灰窯,墓地裡的墓碑都是上好的青石,都被砸下來燒石灰了。」他說,現在存留的那座許仲遷的墓碑,是當年村裡人有意埋在地下,才逃脫被燒成石灰的命運。無意間,這竟成了外地人尋根問祖的最重要證據。 「上面刻著許仲遷後人的名字以及字派,很多同姓人拿著族譜去跟那座石碑對,一對就對上了。」 如今,這座陵園已經被作為文物保存起來,它依然是村裡人去世後的歸宿地。 家國破滅,以桑為跡 當日中午,河南省許昌縣許文化研究會成員、許氏後人許紹軍,向記者介紹了許國滅亡的那段歷史。 西周初年,武王分封的27個諸侯國中便有許國,而許國的首任國君,便是許文叔。受封后,許文叔在許地授官設吏,建都於現在許昌城東20公里的張潘古城,創700年諸侯國。 許國國君在西周歷史上更是扮演著重要角色。史料記載,許國八世國君許文公曾擁立宜臼為王,曰平王,並竭力輔佐平王遷都洛陽建立東周;十二世國君之妻許穆夫人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載入史冊的愛國女詞人;許國祭天的「毓秀台」(現存遺址)早北京的「天壇」一千多年…… 光陰飛逝,一晃300餘年過去。自公元前770年平王遷都洛陽之後,王權衰落,盛世不再,強大起來的諸侯蠢蠢欲動,爭當霸主。在當時,許國北部的鄭國日益強大。公元前715年,鄭莊公以玉璧從魯國手中換取「許田」,自此開始向南擴張。而位於中原的許國,則首先成為鄭莊公覬覦之地。 公元前712年,周桓王八年七月,鄭莊公以許國不聽號令為由,與齊、魯兩國結盟,兵鋒直抵許國都城。許國十一世國君許莊公親率將士迎敵,怎奈寡不敵眾,許國自此淪落為鄭國的附庸國。雖然在公元前697年,許國曾趁鄭國內亂還都張潘古城,但因為土地盡失,處於大國夾縫之中的許國風雨飄搖,接連附庸於齊、宋、晉等國,從一個強國淪為岌岌可危的逃亡國。 公元前576年11月,在許國遷都葉縣(今平頂山葉縣)之際,時任國君許靈公命人在祖墳旁栽種桑樹,「取諧音『喪』,也是為了以後復國時有個參照物。」許紹軍說,還流傳下來一首歌,「柳葉黃、桑葉青,古樹參天許氏功,東西南北中,許家莫忘宗。」 但最終這些桑樹留下來了一棵,傳說是在清朝末年八國聯軍侵華時被毀,許紹軍說,他們小時候在村子東邊還能隱約看到一個大坑,「有七八畝地那麼大,傳說是那棵大桑樹的樹坑。」 自此,隨著許國的顛沛流離,許姓開始從許地散佈到全國各地。但不管走到哪裡,他們的族譜序言裡都會寫著「許昌城東八里桑樹許村」的字樣。 天下許姓 現在許姓人口約有702萬人,佔漢族總人口的0.54%,目前主要集中於江蘇(13%)、山東(9.6%)、云南(9.4%)、廣東(6.8%)、河南(5.9%)、安徽(5%)、浙江(4.9%)、四川(4.3%)。這8省的許姓人口約佔全國許姓人口的59%。 全國已形成以華東和云南為中心的兩個許姓聚集地。最大的許姓聚集區域是華東四省,約佔全國許姓人口的三成,總人口達200多萬。除此,還有廣東、福建交界區域以及甘肅中西部聚集區。 許姓在當今中國姓氏排行榜名列第三十五位,在台灣和香港排名第十一位,成為中國的大姓、顯姓。 堂聯 「徹鐘泰岱;緒衍箕山」 「箕山仰止敬始祖,潁水長流澤後世」 「太岳家聲遠,高陽世澤長」 「拓土宣威功業勳勞推第一,開漳教化仁懷德澤被遐方」 http://newpaper.dahe.cn/hnsb/html/201 ... content_1034599.htm?div=0 |
bing | 張貼於: 04月21日 14:18 |
管理員 註冊日: 06月28日 來自: 神農-孤竹國-許國-高陽-平輿-浙江(鹽官/蕭山/姜山)-晉江東石蓬山-龍湖亭-台灣笨港 張貼數: 46 |
許昌著名的三國遺蹟遺址 許昌著名的三國遺蹟遺址有80多處,如記錄漢魏更迭的「三絕碑」,蔡邕真跡《尹宙碑》和畫聖吳道子為關羽造像的《勒馬挺風圖》等。
漢魏故城:位於許昌縣張潘鎮古城村,距許昌市18公里。據民國廿二年《許昌縣誌》記載:「許昌古城(即漢魏故城)在城東30里,圍九里一百二十九步。相傳曹操所築,今存遺址。」至今城垣輪廓依稀可辨,夯地土層清晰可見,漢磚瓦塊俯拾皆是。1986年,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曹丞相府:曹丞相府景區位於許昌市老城中心地帶,是國內目前第一個全方位展示曹魏文化的主題景區,主體建築為仿漢代風格,以「漢風魏韻、夢幻相府 」為主題,曹丞相府景區主要有魏武遊園、曹操塑像、藝術照壁、府衙、東西望樓、求賢堂、議事堂、賦詩樓、圍廊、藏兵洞、相府花園、青梅亭、宴樓、浴樓、珍寶館等標誌性建築群構成,景區外圍有帝王街、將相街、才子街、佳人街、三國演義大舞台等旅遊配套項目與之相輔相成。 受禪台:受禪台原為青磚護坡,兩側砌有台階,台頂四周有石雕欄杆,平台中央有一遮陽涼亭,上設龍墩寶座。經千餘年風雨侵蝕,至今仍有20餘米之高,30餘米長寬的二層凸狀台基存在。由漢御史大夫王朗撰文、禮部尚書梁鵠書寫,大理寺武亭侯鍾繇鐫刻的《受禪表》和《公卿將軍上尊號奏》具體詳實地記述了獻帝禪讓、曹丕稱帝的歷史事實,俗稱三絕碑。現為國家一級保護文物。 毓秀台:毓秀台在漢魏故城西南隅,建於建安三年(198年),是曹操為漢獻帝祭天所築,高約15米,面積為4000平方米,有台階99級,是用青磚鋪就的祭祀廣場。每年秋分時節,漢獻帝都要率文武百官前來祭天,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昔日的毓秀台掩映在林蔭之中,綠意擁簇,高接雲天。台下布列著數十座豪華的宮殿式古建築。是漢獻帝祭祀前暫時休息的地方。毓秀台比同為皇家祭天場所的北京天壇早建千餘年。 灞陵橋:相傳為曹操送關羽之所。關羽被擒到許昌後,曹操「察其心神無久留之意」,意欲留之。但關羽「盡封其所賜,拜書告辭而奔先主於袁軍。」曹軍部將欲追之,曹操斷然制止曰:「彼各為其主,勿追也。」橋旁有明末將領左良玉題寫的「漢關帝挑袍處」石碑。 張公祠:亦稱張公廟,位於許昌縣張潘古城西北部,距許昌市18公里。相傳當年劉備、關羽和張飛兄弟三人來許拜見獻帝時,張飛在此居住,後人稱張公祠或張公寨。 |
樹狀顯示 | 新的在前 | 前一主題 | 下一主題 | 頂部 |
註冊才能張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