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登入
帳號:

密碼:

記住我



忘記密碼?

現在註冊!
許氏網內搜尋
主選單
新會員
hsc 04月25日
wukuchi 03月16日
tga12 03月01日
koji3988 02月27日
ntsyg 02月26日
Alex 02月06日
hwh00826 01月31日
Natali8292 12月10日
wenzhi 11月12日
xo8520 10月07日
站台資訊
網站管理員

bing

andy
 

charlie
 

neil
 

ad-center
中左連結組
Google 搜尋
Google
 
全球許氏文化網 討論區索引
   省-地名-派系-昭穆
     許烈入潮創韓山世系
註冊才能張貼

全部展開 前一主題 | 下一主題
張貼者 討論串
andy
張貼於: 01月04日 13:35
管理員
註冊日: 06月28日
來自:
張貼數: 174
韓山許氏蕃衍遷移實錄
一、韓山世系蕃衍遷移簡況
73世許烈,字俊整,乾德次子,世襲巡檢使兼宣教習,贈朝散大夫。兄夏臣,弟猷。子申、忠。姪恭、岳。侄孫光亨,玄孫駙馬玨。烈與弟猷同為入潮萌山世系始祖。
74世許申,字維之,號化州。崇祀邑鄉賢,誥封大夫。旨敕封嵩德賈氏,晉階一品夫人。
許忠,字雍州,官授知祿。無子,以聞一公為嗣孫。
75世許因,字仍甫,申之子,仁宗景枯三年進士,初授大理寺丞,官至太子中舍。夫人林氏,系本郡林從周之女。子聞誨、聞義、聞一。
76世許聞誨,字子膺,申之孫,因公長子,駙馬玨公之父。官至朝議大夫,衛尉寺丞。
許聞義,字子仙,宋仁宗景枯五年進士。初知賓州,終國子監博士。子二:長弁,次 。
許聞一,字子道,仁宗皇祐元年進士,官刑部 中。子曰珀。
77世,韓山世系五世祖,駙馬許玨,字國璽,聞誨之子,初授左班殿值,出為賓州觀察使,廣南大總統兵馬都監兼西路節制,武功大夫、大理寺正卿。尚宋太宗皇帝曾孫英宗皇帝趙曙長女德安公主,公主後改封舒國公主。公主下嫁之時,父曙未登基,身份為仁宗皇帝孫女及太子長女,故封德安郡主並下嫁許玨。英宗立,玨為駙馬。在賓時賜錦袍者六,金帶者三,金絲寶蓋者二。玨足下有紅痣,記公顯者之證徵。
夫人誥封德安郡主皇姬趙氏,潮陽勝前家祠神主牌仍沿宋例稱大姬,以其為公主及長公主之尊稱也。潮州郡城宗祠神主牌則稱皇姬公主趙氏。合葬隸仁都東廂洗馬橋埔,原有石碑一座立于官道旁文曰:“武功大夫許公妣皇姬郡主趙氏墓道在此。”墓道兩旁翁仲羊馬數對,至碑亭,刻蘇軾《酒子賦》,言蘇東坡當年與王介石及駙馬玨公儋州論南釀事。又有樞密折彥質謝駙馬詩,提示東坡將銅質茶孟惠駙馬,以為清風明月贈故人等軼聞。碑亭之後為拜亭,碑文:

敕封賓州觀察使附馬國璽許公
宋 之墓
皇 姬 郡 主 趙 氏

碑文用附馬稱謂,因玨公封爵及職位遠超一般跗馬都尉之職階,可榮稱駙馬,以示皇封附益之殊榮。為宋代外放為封疆大吏諸皇親中不可多得。子仲禮、仲進。
許弁,宇國兼。聞義長子,元豐六年己未進士,繼駙馬玨公復知賓州觀察使,兵馬都監,朝議大夫。子二:長居仁,次居安。
許斑,字國俊,聞義次子,官至主簿。子一曰居輔。
許珀,字國器,聞一之子。官任縣尉。子二:居誠、居著。
78世許仲禮,字禮,號則敬。駙馬公長子,崇寧四年乙酉科武舉,官武節郎領節度使,為東南第十一名將。子二:長堯民,次舜民。
許仲進,字進,號則光。駙馬公次子,崇寧二年鄉進士。官韶州教諭。子一:名賢,字易得。
許居誠,字則形,珀公長子。樂善好施,鄉人敬重。子二:曰順民,曰一民。
許居仁,字則榮,弁公之長子。登元符三年庚辰科進士,官南康縣知縣,升貴州知府,終朝議郎。子二:長(王齊)民,次統民。
許居安,字則恭,弁公次子。登紹興五年三甲進士,官太常寺奉禮郎。子惠民,字易平。
居輔公,字則佐,弁公季子。官郡博郎。子保民,字易定。
79世許堯民,字易治,乃仲禮公長子,官巡檢使。子焞,字觀光。
許舜民,字易安,仲禮公次子,官授驛使。子炯,字觀民。
許賢,字易得,仲進公之子,授官不仕。子開,字觀玉。
許(王齊)民,字易康,居仁公長子,官刑事簽判。子灼,字觀盛。
許保民,字易定,居輔公之子。官轉運使,升刑部郎中。子三:燁、炳、煌。
許保民,字易定,居輔公之子,官建武將軍,升節度使判官。子煍。
80世許焞,字觀光,堯民公之子,官教諭。子新,字廣親。
許炯,字觀明,舜民之子,官授知縣。子二:騫,宜。
許開,字觀玉,紹興八年鄉進士,官長史。子三:長彌夫,分居揭陽、海陽;次彌隱,分居潮陽、饒平;季彌高,分居潮陽、揭陽、惠來等地。
許灼,字觀盛,(王齊)民之子。子二:宰、採。
許燁華,字觀輝,保民之子。子長寵,字朝爰。
81世許新,字廣親,焞之子。官迪功郎。子三:長義夫,分居海陽鳳城、溢溪;次謙夫,分居揭陽、潮陽、澄海、饒平;季敬夫,分居海陽隆津都、龍湖大巷。
許騫,字廣輝,炯之子,登紹熙二年辛亥進士,官惠州府推官,調南恩簽判,憂家回歸,後官至從事郎。崇祀郡邑名賢。在官有惠政,惠民為之立生祠,有文名。子達夫,分創龍湖烏黎村。
許宜,字廣耀,炯公次子,紹熙三年壬子進士,七月初一日卒,年29歲。子道夫,分居澄海下外甫都許馬堤。
許岐,字彌夫,開公長子,宋寧宗二年丙辰歲貢,官授化州學正。子安穀,分居海陽、饒平。
許彌隱,開公次子,宋寧宗五年己未歲貢,授合浦訓導,創潮陽廓都。
許山,字彌高,開公季子,宋寧宗五年末科鄉進士,授淨州府龍溪縣知縣。子三:長豎基,分居揭陽官溪都洋內、惠來校格州鄉。次肇基,分居郡城北門外神山,揭陽官都太洞。季兆基,分創直浦都溝頭,澄海蓬州溝南村,潮陽勝前鄉等。
許宰,字朝相。
許寵,字朝爰,燁公之子。
許完,燂公之子。
許容,字朝議,煍公長子。子三:語,清,沛。
82世許義夫,字均輔,新公長子,授化州府學正。子安穀,字竹林,分居創溢溪。安穀子玉窖公遷詔安,莆田,後遷田源等地,再遷揭陽榕城。
許謙夫,字希夔,新公次子。授韶州府教諭。子三:光祖、光宗、光族。光祖之子分居揭陽桃山都東嶺,磐溪都渡頭,後遷創潮陽縣大南塘。
許敬夫,字希葵,新公季子,能文好詩。晚年隱居蒙山,植蒙山梅,本庵有碑記。歷代庵中主持僧皆具茶飯蔬菜,於三月十九日赴公忌辰供奉。子榕坡,分居海陽隆津都龍湖大巷。
許達夫,字希德,騫之子。授宣教習。公生前適逢“韓山為事”,遷居創龍湖烏黎山堤上房。子應魁,授海陽知縣,無嗣,以敬夫後裔承繼。
按:“韓山為事”指宋理宗淳祐一年(西元1241年)臨安京都後宮有劉姓總管太監奉旨出京南巡,宣慰潮州皇親英宗駙馬許玨及德安公主即舒國公主後代。時許駙馬子孫有謂開駙馬府中門大禮歡迎中使劉太監者,但此議遭反對。謂“太監為我家家奴,無須大禮迎接。”因此,開側門以待中使劉太監。太監見招待不周,帶恨離去。回京妄奏,謂潮州皇親許氏心懷不軌。理宗皇帝心中也想去除駙馬許玨子孫兩百餘年恩蔭權益,下旨清勦。自韓山山前許族祖居。至潮州郡城許駙馬府,殺掠甚兇。明代譜載,明時駙馬府中尚掛宋末被難先人血袍一領。謂洗馬橋駙馬公墓前官道旁接旨迎駕先人被誘殺事。至此,許氏凌替,子孫四散遷移。
許道夫,字希任,宣之子。進士,授校書郎。子光照,分居澄海外浦都許公渡。
許豎基,彌高長子。登宋理宗辛卯科鄉進士,授化州通判。公生于孝宗丙辰年,即西元1196年,中鄉進士時35歲。分居揭陽官溪都洋內、惠來格州都。
許肇基,彌高次子,分居饒平善善鎮。
許兆基,彌高季子。登宋理宗乙巳科即西元1245年歲貢生,時53歲。因度宗之後世亂,未受官。子四:起烈、廣烈、丕烈、弘烈。
83世許安穀,字竹林,義夫之子。“韓山為事”,公帶同四子奔居意溪。未幾,公逝。元兵侵掠,許氏起兵抗元。元兵恨,剿殺韓山,又剿郡城許駙馬府,毀文書府庫,追殺許氏流亡家人,襲意溪許族。安穀子四人再奔福建莆田,分創於詔安,後遷田源馬坪鄉之官園,靠攏猷公及光亨公族系。再後有玉滘公分遷揭陽玉滘村,即今榕城。
許光祖,字福南,號致政、萬七、一本、醉翁,謙夫長子。生于宋寧宗戊辰(1208年)三月初六日,登理宗端平乙未(1235年)鄉進士,授武城縣正堂,升東昌府知府。因韓山為事,光祖棄官回籍。元胡人主中原,宋泯之後,光祖與弟光宗、光族隱居揭陽西關外,創潮臨渡頭許寨。公有四子:君佐、君宰、君輔、君弼。
許光宗,字文政,謙夫次子。韓山為事,與父謙夫,兄致政、弟政義避居揭陽豹崗錦裡。後遷居仙浦尾,建寨修祠,為一世祖。子珀山、珀潭。
許光族,字致義,號直齋,謙夫季子,與兄致政隱居潮臨渡頭村。後遷居潮陽、惠來等地。公首領藍田都崎嶺、藤吊嶺、華清牛牯嶺等處;以及赤坎河浦嶺、長尾林、白石登嶺;陳公山牛角林、楓林、白頸石、赤秋溪嶺、貝象等處一概糧山。復創糧渡一所,坐落藍磐潭角(潭角渡)。因有功於族,是以冬至配祀焉。糧山糧渡由潮臨鄉管轄。子五:德荃、德蓁、德蕃、魯芹、德芳。
許榕坡,敬夫之子,分居潮安縣隆津都。創龍湖大巷,即今長湖鄉。
許應魁,達夫之子,授海陽知縣。子閣學,分居海陽隆津都。創龍湖烏黎山堤上房等處。
許光熙,道夫之子。分居今澄海縣,創許馬堤、下外莆都許堤即五馬堤。志書有載,許公渡有族譜記載。即今冠山鄉。
許起烈,號輋烈,兆基長子,生於度宗壬申歲。子二:學士,字應祥;義直,字應祐。分創潮陽勝前鄉。
許廣烈,兆基公次子,分居潮陽直浦都溝頭鄉。
許丕烈,兆基公季子。分居饒平縣,創沃頭鄉。
許弘烈,兆基公四子。分創澄海蓬洲溝頭鄉,今屬汕頭市金園區溝南鄉。
84世許文明,字東濟,安穀公長子。卒卒于元帝年間,時在安化坊。子五:惟哲、惟祐、惟可、惟平、惟實。
許仲明,字明濟,安穀公次子,授國子監學錄。姪惟平承其嗣。
許克明,安穀公季子。子惟仁。
許義明,字春潮,號玉滘。安穀公之四子。子二:惟遜,字碧泉;惟玉,字碧山。
許君佐,字象泰,號心月、朝喜。光祖長子,生于生于宋紹定三年(西元1230年)十二月初一日。登宋理宗寶祐四年丙辰科鄉進士,授湖廣武昌縣教諭。子二:愚隱,泮學。創揭東縣磐東鎮潮臨村(今渡頭村)頂下寨。
許君宰,光祖次子,分創揭東縣砲臺鎮東嶺村及漁湖鎮東仁村。
許君輔,號朝鳳。光祖季子,生于,生于三年 (西元1236年)二月念九日,登宋理宗寶祐四年丙辰科進士,授福建漳州南靖縣正堂。有德於民,士刻像立廟勒碑於文廟之左。後欽選為戶部主事,奏準回鄉養親,避居石龍村。起兵抗元失敗後回原居。子二:長逢春,分居興寧縣大隆田,又分居於豐順縣神砂鄉。次子逢文,由雲路豹崗錦裡徙澄海隆都,創樟籍村,分居風眼村、路外村。
許君弼,字朝熙,號廷魁,佛佑,均用,光祖四子。登咸淳三年癸未科進士,授福建常山縣知。子四:匣寶,國章,真美,國信。
許碧潭、許碧山,光宗公之長子及次子,分創揭東縣後圍新老厝。
許碧湖、許碧江、許碧海,光宗公之三、四、五子。分創惠來、海豐、陸豐等縣許氏宗鄉。
許德芳,分創陸豐縣宏嶺村。
許德芹,分創圓山嶺村,甲東奎湖村。
許德蕃,分創藍田都騎嶺村。
許德蓁,分創赤(土敢)河蒲嶺村。
85世許惟哲,文明公長子。居潮安意溪村,後徙福建省莆田縣定居。子二:友慶,友良。
許惟祐,文明公次子。分居意溪村,後徙福建省莆田縣定居。子友才。
許惟可,文明公之三子。子四。許惟實,文明公之五子。子三。
許惟平,字平穩。原文明公四子,過繼仲明公為嗣子。子二:長友潤,次友瑞。分居意溪村,後徙福建莆田。
許惟遜,字玄童,號碧泉。義明長子,分居普寧縣寮園村。
許惟玉,字碧山。義明公次子,居揭陽榕城,分居山東圍及普寧北山大潭。
許愚隱,君佐公長子。居揭陽東山區磐東鎮渡頭頂下寨。分創玉湖東寮鄉,新亨白石鄉軍埔村,榕城下池,象地埔,古湖村,鳳潮村。
許泮學,字學生,君佐公次子。居揭陽東山區磐東鎮渡頭南北厝。分居玉湖浮山鄉,汕頭市金園區溝湖村,登崗溪圍村。
許崗,父君宰。居揭陽砲台東嶺許村,分居漁湖東仁村。
許逢春,字長青,君輔長子。子二:長瑞盛分居豐順縣神砂鄉。次瑞端分居興寧縣大隆田圩。
許逢文,字發,君輔次子。子三:仁齋、理齋、成齋。由揭陽砲臺豹崗錦裡徙澄海樟籍鄉,分居鳳眼村,路外村。
(五)惠來縣許氏分布點
神泉鎮:神泉鄉,桃美村,角林,下家,金中。
惠 城:元春,英內泉仔,西二雙宮,西三城邊,梅北水流巷。
隆江鎮:隆江鄉,山家。
東埔鎮:南湖。
南海鎮:和雙,埔洋。
橋 場:謝塘,榕樹頭,池邊。
溪西鎮:盟山。
岐 石:湖寮,烏石。
前詹鎮:後寮,後堆。
靖海鎮:資深。
仙 庵:頂溪,裡湖,新鄉,望前。
周 田:塗坑。
葵潭鎮:葵潭,頭屯。
東 港:西嶺肚。
(六)饒平縣許氏分布點
山上村,溪墘村, 美上社,半天橋,東邊村,嶺頭村,小東村,田中村,許坑山前村,西林村,東界新城,古篤村,許厝坑,竹林村,高塘,新豐,黃岡,錢東。
(七)南澳縣許氏分布點
深澳鎮,青澳鄉。此兩處許氏宗親來自福建。
後宅鎮,山頂鄉,橋仔頭村。此三處許氏宗親來自澄海蓮下許厝鄉。
(八)豐順縣許氏分布點
神砂鄉,( 留)隍站,東( 留)橫據村等。
(九)惠東縣、揭西縣、海豐縣、陸豐縣、興寧縣、廣州市許氏分布點
宏嶺村,圓山嶺村,甲東奎湖村,藍田都騎嶺村,赤(土敢)河蒲嶺村,大隆田圩,廣州北京路高第街許地……
(十)普寧許氏分布點
北山鄉,郭厝寮,泥溝村,南胡,新南胡,寮園村,池尾,西清村,平時春,雲落。
湛江地區,莆田及詔安地區
海南地區,田源及馬坪地區 諸地許氏由潮汕
南海及番禺地區 } 本土遷移及回遷
翁源及附近韶關地區 情況從略。
上海地區,江西贛州地區
全部展開 前一主題 | 下一主題

主旨 張貼者 日期
   許烈入潮創韓山世系 andy 01月04日 13:33
   » 韓山許氏蕃衍遷移實錄 andy 01月04日 13:35
     韓山世系名人傳略 andy 01月04日 13:38

註冊才能張貼
 
Google 直立連結組
伙伴網站
Google 連結組
key word
Insurance Loans Mortgage Attorney Credit Lawyer Donate Degree Hosting Claim Conference Call Trading Software Recovery Transfer Gas/Electricity Classes Rehab Treatment Cord Blood
XOOPS 2.3,3 @ 2003-2020 雷斯提克LSTIC
Theme by Graphic Wor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