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登入
帳號:

密碼:

記住我



忘記密碼?

現在註冊!
許氏網內搜尋
主選單
新會員
JooSamuelM 10月28日
HerbertTro 10月28日
PauloDaviL 10月28日
HymanO3064 10月28日
PauloLucca 10月28日
ZCQMariaNi 10月28日
StephanieF 10月27日
AlisaFaerb 10月27日
AlciaGomes 10月27日
PedroDaviL 10月27日
站台資訊
網站管理員

bing

andy
 

charlie
 

neil
 

ad-center
中左連結組
Google 搜尋
Google
 
全球許氏文化網 討論區索引
   文/武/詩集
     两宋历史风云人物许翰(九) 许冀勇整理
註冊才能張貼

樹狀顯示 | 新的在前 前一主題 | 下一主題 | 底部
張貼者 討論串
xujin
張貼於: 01月09日 05:07
會員一級
註冊日: 12月28日
來自: 浙江杭州
張貼數: 20
两宋历史风云人物许翰(九) 许冀勇整理
九.许翰第一次辞官和“靖康之变”
此后的事实也毫无争议的表明了这一点,六月,丞相、知枢密院事、河北、河东路宣抚使李纲,受命往援太原,朝廷只给兵一万二千人。李纲请领军需银绢钱各百万,只给二十万。李纲七月抵孟州,招来当地士卒训练,修整器甲。留十余日,朝廷下诏,解散招来的士卒,催促李纲去太原。不但名义上负责统帅全军的李纲实际仅能指挥直属的一万两千人;申请拨付的一百万军需仅能得到二十万,而且他正常征调军用的战马还被制止;征召的地方厢军亦被遣散。在如此事关国家存亡的重大军事行动中,李纲上疏各路大军合兵一处统一指挥的要求却被否决,身为宣抚的李纲徒有节制诸路大军之名而无节制之实,另外他手下的宣抚副使、制置副使、察访使及各路将领都直接听命于远在京城的钦宗,各自为政,互不协同。李纲这个正职根本就是有名无实。李纲提出让士兵先休整训练,做好充足准备而后出征的正确建议也被否决,更被斥责为抗命不从。于是在八月初,李纲部,驻屯于沁县的解潜部,驻屯于辽州的刘韐部,驻屯于文水的折可求、张思政部,驻屯于南北关的范琼部共计二十二万人马,五路大军匆匆出发开始了第二次救援太原的战役。烽烟再起的八月还未过去,“倍受重用”的李纲就被露出真面目的钦宗以种师道往代,召回汴京。八月初,再任种师道为宣抚使。钦宗又把种师道派往前线抵御金兵。种师道以社稷安危为重,不顾年迈体弱走马上任。行前,他上书钦宗,请朝廷调遣关中、河北、河东各路兵马,集结优势兵力沿着沧(今河北沧州)、卫(今河南濮阳)、孟(今河南孟州)、滑(今河南偃师)一线设防,以防金兵。可是,满朝大臣也和钦宗的想法一样,都以为金兵已退,何必再兴师动众,所以,钦宗又未采纳这条建议。他哪里知道,金兵佯装撤退,正是为了大举进攻!不久,可怜种师道又被钦宗召回东京。他一路风尘,心情沉重,受了风寒,身染重病,回京不久便去世了,享年76岁。
宋朝庭诸大臣,你言战,我主和,徐处仁、许翰是主战派,耿南仲、唐恪是主和派,就是吴敏,也附入耿、唐,与处仁等反对。处仁以吴敏向来主战,此次忽又主和,情迹反复,殊属可恨,遂与他面质大廷。吴敏不肯服气,龂龂力争。处仁愤极,把案上的墨笔,作为斗械,提掷过去。凑巧碰在吴敏鼻上,画成了一道墨痕。耿南仲、唐恪等,从旁窃笑。吴敏愈忿不可遏,竟要与处仁打架。还是钦宗把他喝住,才算罢休。退朝后,便有中丞李回奏劾徐处仁、吴敏,连许翰也拦入在内。分明是耿、唐二人唆使,所以将许翰列入。钦宗遂将徐处仁、吴敏、许翰等,一并罢斥,用唐恪为少宰,何栗为中书侍郎,陈过庭为尚书右丞,聂昌同知枢密院事,李回签书枢密院事。当下决意主和,派著作佐郎刘岑,太常博士李若水,分使金军,请他缓师。及岑等还朝,述及干离不止索所欠金银,粘没喝定要割与三镇。钦宗不得已,再遣刑部尚书王云出使金军,许他三镇岁入的赋税。适值李纲回京,耿、唐二人,复恐他再来主战,即唆言官,弹劾李纲。说他劳师费财,有损无益,即罢纲知扬州。九月,李纲被罢知枢密院事,以观文殿学士任知扬州。不久又以“专主战议,丧师费财”的罪名罢官,改差提举亳州明道宫。十月又责授保静军节度副使,建昌军安置。随后又贬谪宁江(今重庆奉节)。中书舍人刘珏、胡安国并言纲忠心报国,不应外调,谁知竟得罪耿、唐二人,谪书迭下。珏坐贬提举亳州明道宫,安国也出知通州。许翰遂以病辞官,离开了朝庭。
没过多少停战的日子,目光短视急左韺Q的赵宋王朝没有吸取张觉事件的教训,又开始策反已经归降金朝的辽国旧臣。事情经过是这样的,先是肃王枢往金为质,宋廷亦留住金使萧仲恭及副使赵伦为质。萧、赵系辽室旧臣,降金得官,赵伦恐久留不遣,与馆伴邢倞谎说:“我等系不得已降金,意中恰深恨金人,倘有机会可图,也极思恢复故土。若贵国肯少助臂力,我当回去,联络耶律余睹,除去干离不、粘罕两人。那时贵国可安枕无忧,即我等也可复兴辽室了。”邢倞信为真,忙去报知吴敏等人,吴敏等也以为真,遂将蜡书付与赵伦,令偕萧仲恭回金,转致余睹,令为内应。余睹首先叛辽,那来的兴复辽室之说。吴敏等实在是被骗上当。两人回去见干离不,即将蜡书献出。干离不转达金主,早有蓄谋的金太宗以此为借口于一一二六年八月十四日再次下诏攻宋。金军二次南侵的兵力布署和进军路线较之前一次基本不变,但针对上次东西两路未能协调呼应,而置东路孤军于背靠黄河独挡二十余万宋军的险境,二次南侵着意加强东西两路的互相协同,以实现两路夹击、会师开封的战略目标,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其战略重点,就是攻取太原打通西路。太原,再一次成为众矢之的。在重重包围中南顾王师望穿秋水的太原守军没有盼来自己的援兵,兵临城下的却是卷土重来的宗翰大军。宋代的太原原只是一座政治与战略地位都不重要的小城,物资储备极为有限,太原军民已经在严密封锁中苦苦支撑了八个多月,存粮基本用尽,士卒先是宰杀牛马骡等牲畜,后来只好烹煮弓弩皮甲以充饥,而城中百姓则只能用糠秕和干草来果腹,甚至出现了人相食的惨剧。尽管如此,太原军民依然矢志不渝,拒绝了宗瀚的数次劝降而决心以死报国。在金朝生力军半个月的猛攻之下,英勇顽强的太原城在坚守了二百五十多天之后,于九月初三失陷。尽管大势已去,王禀依然率领饥饿疲惫的士卒坚持巷战,背负着供奉于太原祠庙中的宋太宗御容突围出城,金兵全力追赶,身中数十枪的王禀投汾河自尽。金兵得到王禀的遗体后,宗瀚破口大骂,命令士卒策马踏为肉泥以泄其愤。城破之后,太原三十余名当地官吏壮烈殉国,金兵屠城报复,在饥饿中幸存的太原百姓几乎被屠杀一空。赵宋王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不仅断送了宋廷第二次对太原的救援,断送了太原,也葬送了自家一百六十余年的锦绣江山。已经出征近一年的银术可面对一盘散沙的宋军指挥若定,先是集中主力击败刘光世部,随即又先后击败解潜部于南北关、张思正部于文水、折可求部于子夏山,宋军被各个击破损失数万人之后,对太原的第二次救援宣告失败。太原陷落后,宋朝的军事形势已经非常严峻。老将种师道在病死前上奏,主张放弃开封,退避关中,积聚军力,恢复失地。宋钦宗刚即位时,屡次欲步宋徽宗之后尘南逃,被力主抗金的李纲所制止。此次却莫名其妙地听从何栗的建议,坐守开封,作瓮中之鳖,他的主要对策只是不断地遣使乞和。靖康元年(1126年)十一月攻陷战略重心太原之后,金左副元帅完颜粘罕(宗翰)和右副元帅完颜斡离不(宗望)两军会师,很快就攻破京城汴梁。闰十一月三十日,钦宗出京城,到金营见宗翰、宗望。宗翰、宗望索取降表,钦宗叫何栗等起草。降表写道:“既烦汗马之劳,敢缓牵羊之请。”“上皇(徽宗)负罪以播迁,微臣(钦宗)捐躯而听命。”跪倒在金军的面前。宗翰并对钦宗说:“两国既和,恐四方闻京城陷而生变,请遣使晓喻。”钦宗满口答应照办。十二月初二日,金军放钦宗回城。接着,金官员入城,检视府库,拘收文籍,把九十二个内藏库中一百七十年来积攒的金银锦绮宝货全部查封,又索取金一百万锭、银五百万锭、帛一千万匹犒军。钦宗完全按照金军旨意,一面下令大括民间金银,一面分遣朝臣到河北、河东,命令各州县开城降金。各州县人民坚守乡园,不肯出降。凭着钦宗的命令,金军仅仅得到石州一处。靖康二年(1127年)正月,金军又要钦宗再到金营,说是等金银交足后再放回。钦宗被拘留,只好下诏增派大员二十四人,进行根括(彻底搜括),发掘宗室、国戚、内侍(宦 官)、僧道、技术(医卜等人)、娼优家藏金。搜括八天,得金二十万八千两、银六百万两、帛一百万匹。金军仍然不满,命令开封府再来一次根括,又搜括十八天,得金七万两、银一百十四万两、帛四万匹。宗翰、宗望认为数量太少,杀根括官梅执礼等四人,余官各鞭背五十。东京人民不堪勒索和杀戮,自动组织起来,“以防护为名,于炉头打造兵器”,准备武装反抗。开封府官员急忙出榜禁止,又捕斩百姓十七人示众。四月一日,金灭北宋,掳徽宗、钦宗父子二帝、金银财宝不计其数北撤。金军索取金银绢帛之外,又要去皇帝宝玺、仪仗、天下州府图、乐器、祭器,以及各种珍宝古器,百工、技艺、妇女、内侍、僧道、医卜、娼优、皇子公主、后宫嫔妃、皇亲、官员等十余万人被掳北去,男性作奴、女性作妾、或作牲口贩卖,途中二帝历尽折磨、受尽屈辱;皇后沿路受金兵侮辱,妃嫔没为奴婢,遭金军强暴;众大臣等男子则在冰天雪地里服苦役。金太宗逼他们除去宋朝袍服,面对金人祖庙,行献俘之礼,辱封宋徽宗为昏德公,绍兴五年(1135年),死在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辱封宋钦宗为重昏候,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也死在五国城,北宋彻底灭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难”,又称“靖康之变”。
1127年三月,金兵退走前,册立宋朝原宰相张邦昌为楚帝,统治黄河以南地区。钦宗与徽宗二帝同被俘掳,父子相见于金营,“号泣久之”,徽宗开口便斥责钦宗:“汝听老父之言,不遭今日之祸。”他在北上途中,写下七言绝句一首:“九叶鸿基一旦休,猖狂不听直臣谋。甘心万里为降虏,故国悲凉玉殿秋。”后来二帝死于五国城(何地,说法不一。一说是在今黑龙江依兰县)。仅在位二个年头,当了俘虏的钦宗非常后悔,说:“不听种将军的话,才落得如此可悲下场”。后来岳飞在《满江红》中写了:“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名句。“靖康之变”是留给大宋子民刻骨铭心的痛。
樹狀顯示 | 新的在前 前一主題 | 下一主題 | 頂部

註冊才能張貼
 
Google 直立連結組
伙伴網站
Google 連結組
key word
Insurance Loans Mortgage Attorney Credit Lawyer Donate Degree Hosting Claim Conference Call Trading Software Recovery Transfer Gas/Electricity Classes Rehab Treatment Cord Blood
XOOPS 2.3,3 @ 2003-2020 雷斯提克LSTIC
Theme by Graphic Wor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