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許氏文化網 討論區索引 神農一族 炎帝后裔姓氏 | 註冊才能張貼 |
樹狀顯示 | 新的在前 | 前一主題 | 下一主題 | 底部 |
張貼者 | 討論串 |
---|---|
neil | 張貼於: 03月24日 05:04 |
管理員 註冊日: 06月28日 來自: 張貼數: 168 |
炎帝后裔姓氏 姜、呂、許、謝、紀、丘、齊、強、尚、封、左、薄、賴、逄、申、向、文、駱、徐、李、贏、葛、充、連、國、饒、蓋、丁、闞、易、崔、高、章、賀、柯、盧、井、富、欒、厲、桓、洪、路、 景、柴、聶、 查、慶、焦、梁丘、望、戎、 酈、暢、谷、浦、移、 麻、孝、懿、 靈晏、平、檀、閭、 即、宇文、三烏、 棠、竹、戲、露、淳于、東郭、太公、將具、丁若、樂利、申屠、高堂、東宮、士強、仲孫、齊季、子襄、子雅公旗、子尾、子乾、子工、子夏、雍門、閭邱、盧蒲、盧門、翰公、公牛、公牽、臼季、左丘、閭公、公紀、余丘、車門、虞丘、南郭、北郭、於陵、章仇、三苗、汲、年、邱、甫、芮、楂。 蚩尤後裔姓氏 熊、馬、牛、龍、花、姜 1 姜姓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曰:「姜姓本炎帝。生於姜水,因以為姓。其後子孫變易他姓。堯遭洪水,共工之從孫佐禹治水,為四岳之官。以其主四岳之祭,尊之,故稱曰『大岳』,命為侯伯,復賜以祖姓曰『姜』,以紹炎帝之後。裔孫太公望封齊,為田和所滅,子孫分散。漢初,姜氏以關東大族徙關中,遂居天水。蜀大將軍平襄侯維、裔孫明世居上邽。九真姜氏本出天水。」《古今姓氏書辯證》也有相似記載。《三皇本紀》已稱炎帝「長於姜水,因以為姓」,因此姜姓是炎帝的嫡傳姓氏。炎帝之族衰落以後,子孫姓氏多有變易。黃帝之族興,炎帝之後共工氏事堯為四岳之官。以其尊顯,堯封共工氏為侯伯,並以賜以其祖炎帝之姓,姜姓得以延續。 《史記·齊太公世家》稱:「太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姓姜氏。」唐司馬貞索隱引譙周曰:「姓姜,名牙。炎帝之裔,伯夷之後,掌四岳有功,封之於呂,子孫從其封姓,尚其後也。」太公佐周武王伐紂有功,封於齊。齊公族以姜為姓,為炎帝之裔。後來田和代齊,姜齊子孫分散。 漢初,姜氏徙居天水。姜維即其後裔。按《三國志·蜀書·姜維傳》,「姜維字伯約,天水冀人也」。後主延熙十二年,諸葛亮卒,姜維為右監軍輔漢將軍,統諸軍,進封平襄侯。延熙十九年,姜維繼蔣琬、費禕之後為大將軍。蜀亡,維降鐘會。後死於鐘會之亂。姜維裔孫姜明仕後魏為兗州刺史,封天水郡公。後嗣顯於北朝。 另據《古今姓氏書辯證》,九真姜氏為天水姜氏支屬。唐舒州刺史神翊,神翊孫公輔相徳宗,復為比部郎中。是為九真姜氏。此外後漢時有廣漢人姜詩,事母至孝,有躍鯉之祥,見《後漢書·列女傳·姜詩妻》,是為廣漢姜氏。 2 齊姓 按《元和姓纂》:「炎帝姜姓之後。太公望子牙封營邱為齊國,因氏焉。」姜齊本為炎帝之後,齊人以國為氏,後代因以為姓,這是齊姓的由來。 漢有光祿大夫晉,功臣表平敬侯齊受傳封四代,晉有武邑侯齊琰。漢書又有齊萬年,前涼有後將軍齊肅,前秦左僕射齊難。唐代有髙陽齊氏、成都齊氏、河間齊氏、清河齊氏,皆為齊受之後,為望族。 3 呂姓 按《史記·齊太公世家》曰:「太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其先祖嘗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於呂,夏商之時,申、呂或封枝庶子孫,或為庶人,尚其後苗裔也。本姓姜氏,從其封姓,故曰呂尚。」又《元和姓纂》:「炎帝姜姓之後。虞夏之際封呂,今南陽宛縣西亭是也。至周失國,子孫氏焉。」呂姓為虞夏之際呂國之後,也是炎帝苗裔。 太公望為齊始祖,佐周武王伐紂有功,多兵權與竒計,故後世之言兵及陰謀皆宗太公。秦有文信侯呂不韋,單父人。漢有高祖皇后呂氏。唐代東平呂氏、京兆呂氏、馮翊呂氏、河東呂氏,支裔遍佈諸郡。 4 盧姓 《元和姓纂》曰:「盧,姜姓齊太公之後。至文公子髙,髙孫傒食采於盧,因姓盧氏。」盧為齊公室大夫采邑,後世以邑為姓。齊太公本炎帝之後,故盧姓亦炎帝之裔。 秦有博士盧敖。後漢盧植,涿郡涿人也,盧敖之後。盧植才兼文武,聲名顯赫。傳見《後漢書》本傳。 漢初有燕王盧綰,沛人。盧綰與與高祖同裡,且與高祖同日生,得高祖寵信。盧綰常從平定天下,功多,漢五年八月,立盧綰為燕王。韓信彭越被諸,盧綰常不自安。高祖崩,盧綰遂將其眾亡入匈奴。見《史記》、《漢書》本傳。 後世有他姓改為盧姓者。唐有龍門盧氏、濮陽盧氏為炎帝之後。 5 紀姓 按《古今姓氏書辯證》:「紀出自姜姓炎帝之後,封為紀侯,其地東莞劇縣是也。紀侯嘗譛齊哀公於周,周烹之。春秋魯莊公四年,齊襄公復九世之讎滅紀。紀侯義不下齊,大去其國,君子善之。子孫以國為氏。」紀亡,子孫散居諸國,以故國為姓。 漢初有紀信,為高祖將軍。高祖被項羽圍於滎陽,紀信代高祖詐降項羽,高祖得以逃脫,紀信遇難。弟成子通封襄平侯。 吳有紀隲,世居丹陽秣陵。紀隲子瞻為晉侍中、驃騎大將軍。隋司農少卿紀和整,和整之子士騰為隋翼州刺史,是為天水上邽紀氏。見於《新唐書·宰相世系表》。 6許姓 《左傳》曰:「許,太岳之胤也。」《說文》曰:「許,炎帝之後也。武王伐紂時封之也。」按《元和姓纂》:「許,姜姓炎帝四岳之後。周武王封其裔孫文叔於許,後為楚所滅,子孫分散,以國為氏。晉許偃,楚許伯,鄭許瑕。」許姓為許國之後,炎帝之裔。 許亡後,子孫散居諸國,衛有大夫許為,即其一支。其後自容城徙北新城縣。秦末有許猗,隠居不仕。曾孫毗,漢侍中。 東漢有許劭,字子將,汝南平輿人。與兄靖俱有髙名,好核論人物毎月輒更其品題故汝南俗有月旦評。兄虔亦知名,汝南人稱平輿淵有二龍。循吏許荊字少張,為桂陽太守,為設喪祭婚姻制度,使知禮禁,在事十二年,父老稱歌,及卒人為立廟樹碑。許慎字叔重,博學經籍,時人語曰「五經無雙許叔重」,其說文解字現行於世。以上諸人皆見於《後漢書》。 唐有髙陽許氏、平輿許氏、安陸許氏、晉陵許氏、中山許氏、太原許氏、陽翟許氏、錢塘許氏,支屬甚多。 7 申姓 《元和姓纂》曰:「申,姜姓炎帝四岳之後。封於申,號申伯,周宣王元舅也。」《古今姓氏書辯證》稱:「伯夷為堯太岳之官,封其後於申。楚文王滅申以為縣,其後以國為氏。楚大夫申侯是也。」申姓為申國子孫,以國為姓。 春秋戰國時期有申公巫臣、申包胥、申亥,韓申不害著名《漢書》。漢有申廵石,趙有申鐘為司徒,魏郡申鐘後為著姓。唐有丹陽申氏為望族,申不害之後。 8 其它 尚有其它姓氏,雖載籍不詳,但有史料可證為炎帝之後,簡述如下: 路。《元和姓纂》曰:「路,炎帝之後。黃帝封其支子於路,春秋時路子嬰兒是也。子孫以路為氏。」漢有大中大夫路溫舒。漢扶離侯路博徳始居平陽,故有平陽路氏。 三烏。《元和姓纂》曰:「三烏,姜姓炎帝之後,為侯國因氏焉。」 焦。《史記·周本紀》曰:「武王追思先聖王乃褒封神農之後於焦。」漢有焦延壽,作《焦氏易林》。 謝。《會稽志》曰:「謝氏,炎帝之後。周申伯食采於謝,因而氏焉。」後漢有謝夷吾、謝奉皆會稽人。東晉有謝安,王謝之家為望族。 宇文。《海錄碎事》曰:「宇文,炎帝之後曰普回,始居朔野。鮮卑奉以為主,得玉璽以為天授,其俗謂天曰宇,君曰文,因號宇文,國並以為氏。」北周皇室即宇文氏。 《三皇本紀》云:「其後有州、甫、甘、許、戲、露、齊、紀、怡、向、申、呂。皆姜姓之後。」但據《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書辯證》,「甘」、「戲」、「露」、「怡」乃黃帝之後,矛盾之處有待商榷。因此本文僅收錄各書所公認為炎帝之後的姜、齊、呂、盧、紀、許、申、路、焦、謝、宇文、三烏諸姓。 以部族分 狄 羌 戎 三苗 黃帝族佔中原 外圍仍是炎帝后裔部族 |
樹狀顯示 | 新的在前 | 前一主題 | 下一主題 | 頂部 |
註冊才能張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