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登入
帳號:

密碼:

記住我



忘記密碼?

現在註冊!
許氏網內搜尋
主選單
新會員
hsc 04月25日
wukuchi 03月16日
tga12 03月01日
koji3988 02月27日
ntsyg 02月26日
Alex 02月06日
hwh00826 01月31日
Natali8292 12月10日
wenzhi 11月12日
xo8520 10月07日
站台資訊
網站管理員

bing

andy
 

charlie
 

neil
 

ad-center
中左連結組
Google 搜尋
Google
 
全球許氏文化網 討論區索引
   許氏名人誌
     神農聖帝傳奇
註冊才能張貼

樹狀顯示 | 新的在前 前一主題 | 下一主題 | 底部
張貼者 討論串
neil
張貼於: 10月03日 11:01
管理員
註冊日: 06月28日
來自:
張貼數: 168
神農聖帝傳奇
(一)神農大帝略傳
鎮安宮主神乃神農大帝,又稱五榖神農大帝,為我中國五千四百餘年前古代先賢神農氏。
根據歷史上記載:神農氏生於湖北省隨縣度山鎮內之烈山石洞內,父名少典,母親方登,相傳兩人共遊常羊山時,母親夢見神龍投胎而生下神農氏,人面龍顏,頭角崢嶸,身高八尺七寸。
原始時代,人民不知耕種稼穡,僅以禽獸肉或草本果實充飢,神農氏觀相天時地利,製作耕犁,,教民種五穀糧食,而稱神農。同時,為治療民間病痛,親自嚐試各種藥草,一日之間曾中毒70次,自開藥方解毒,知藥理,奠定了中國藥用本草的基礎;又教導人民日中集市,互相交換貨物,以通有無,各得所需,對社會啟導有極大貢獻,堪稱促進人類生活進步的先聖先帝,後人建廟祭祀,以感聖德,歷五千年不怠。故神農大帝又稱先帝、藥仙或藥王大帝。
神農大帝的神像有文面、赤面、黑面三種,黑面乃表示嚐百草,以身試藥,中毒後之聖顏。
(二)神農大帝傳說
神農大帝,又稱五谷先帝、五谷仙帝、藥王大帝、開天炎帝、五榖王、粟母王。民間尚有各種稱謂,如先農、先帝爺、藥王、藥仙、五榖仙、五榖大帝、田祖、田主、土神等稱呼。神農聖帝即神話中的炎帝神農氏,相傳神農氏發明農業,並親嘗百草作為醫藥,因此尊他為先農、藥王,奉祀者多為農民、醫師、藥商。
台灣民間信仰中的神農大帝稱呼很多,又稱「五穀王」、「粟母王」、「五榖先帝」,一作「五穀仙帝」、「先帝爺」或「神農仙帝」,或稱「開天炎帝」,又因他遍嘗百草,普對各種藥草做田野調查研究,所以又被稱為「藥王大帝」。
但民間的稱謂並不止此,尚有先農、先帝爺、藥王、藥仙、五谷仙、大帝、田祖、田主等稱,另有史可考者,神農也稱為土神,據《禮記月令》注:「土神稱神農者,以其主于稼穡。」
神農大帝,即炎帝神農氏,是神話中的一個帝王。神農氏發明農業,相傳他親嘗百草,作為醫藥,他又定每日中午成立交換貨物的市,于是人類生活,才得更進一步,走向光明,因此,尊奉他為先農,也有稱他為藥王。
傳說中的神農,身長八尺七寸,牛首人身,長相十分怪異。當年其母游華陽之常羊,有感于飛躍之祥瑞,回去時就懷孕。種農出生后,三日即能言,五月即爬行,七月長齒,三歲便知農業之事。
神農氏是古帝,生于姜水,以姜為姓,始制耒耕,教民務農,故號神農氏。以火德王,又稱炎帝,在位時,嘗百草以療疾病,初都陳,后遷魯,立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長沙。農民、糧食商、藥商祭祀他為掌管五穀丰穰及藥草之神,都奉他為守護神或祖師爺。
神農的性情好生惡殺,由于人民當時還不知道吃穀類,都以動物為食,神農便立志教人民開闢土地,種植五穀,使人民發現五穀之美味,勝于肉食,于是以穀類為主食,人民感念他的恩德,便稱贊他為「神農」,即「神明于農業」之意。
清朝雍正年間,詔准各地府州縣擇地設立先農壇,壇后立廟,并規定以紅底金字神牌作成先帝神位,命令地方官每年率老農致祭,而且,每年天下的第一大祭便是「祈農」之祭,也是在北平巍峨的先農壇恭行大禮,庄嚴肅穆,非常隆重。所祀先農,當為神農大帝,惟不詳始自何時,民間雕塑神像來奉祀他。
台灣民間對神農大帝的崇敬,並不亞于中國各地,以神農大帝為主神的寺廟就有一百多座,還有許多配禮神農大帝。
現在各廟宇所祀種農大帝的神像,都頭角崢嶸,袒胸露臂,腰圍樹葉,赤手跣足,一見而知神農大帝,是個原始時代的人。并且塑像的表情木訥篤實,親切溫和,就像平日鄉間小路常遇的庄稼漢一樣平實,「鄉土」,沒有特別「出色」的神貌。
神農大帝神像的手上,還拿著串串金黃色的成熟稻穗,更顯示他時時不離本行的敬業精神。神農大帝有白、黑、紅三種不同的「臉色」,據說與他嘗百草有關。總之,他的功勞又多又大,所以不同的面貌,正表現出他多重的身份及功德。
每年農歷四月二十六日,是神農大帝誕辰,奉祀神農大帝的廟宇,都有隆重的祭禮,香火鼎盛,年年祭典,因為農民、藥商、醫師等,都尊奉他為保護神。
(三)神農大帝傳奇故事
神農大帝是上古三皇之一,世稱炎帝,又有烈山氏、伊耆氏、大庭氏、魁隗氏等稱號。在民間信仰中尊稱為先農、先帝爺、五谷仙帝、藥王、藥王大帝、開天炎帝、五穀王、五穀大帝、粟母王、田祖、田主、土神等。
相傳盤古開天闢地之後,有天、地、人三皇,這三位乃是燧人、伏羲、神農。《尚書》〈大傳〉說道:「燧人以火紀、陽尊,故託燧皇於天;伏羲以人事紀,故託羲皇於人;神農悉地方、種穀蔬,故託農皇於地。」
有關神農氏之生平事,古書記載非常多,但大部份皆屬斷簡殘篇,其中以《中國五千年史》、《周易》、《史記》〈三皇本紀〉、《詩經》〈大雅生民〉、《楚辭》〈天問〉等,綜合正史與野史詩集,或者巷里傳聞,來做為探討神農氏一生傳奇事的材料。
《中國五千年史》一書云:「炎帝神農氏,起於烈山,稱為烈山氏,為人皇,少典之子。母親名為方登,是有蟜氏之女,方登有神龍之感,因而生神農,在姜水生長故以姜為姓。」
《史記》〈三皇本紀〉曰:「女媧氏沒,神農氏作,炎帝神農氏姓姜,母親是有蝸氏之女叫做女登,是少典之妃,生下神農是人身牛首。」
神農降世綜合《詩經》〈大雅生民〉以及《楚辭》〈天問〉的說法,帝嚳元妃姜嫄,有一日出外閒遊,忽然有感飛龍之祥瑞,不久就身懷六甲而產下一子。由於此嬰兒長得怪異,姜嫄以為不祥之兆,而丟棄在狹窄的街巷,牛與馬看見此孩子卻不敢踏過,而返回另尋通路;姜嫄又將嬰孩丟棄在冰天雪地的山上,飛鳥馬上以羽毛覆蓋此嬰孩。姜嫄見狀驚異萬分,只得抱回養育,取名為棄。
棄在姜水(行政區域後屬中國陝西省岐山縣西)生長,自幼稟賦優異,降生後,三日能說人語,五個月能行,七個月長牙齒,三歲便知農業之事。棄在孩兒之時已胸懷大志,時常以種樹、菽、麻等為樂;長大之後,專心研究農事,能選擇土壤性質以種植五穀,成果豐碩,名聞四方。
當時百姓以肉食為主,不食穀物,而棄本性好生惡殺,所以就教人民開墾土地,種植百穀維生,百姓才漸漸以穀類為主食,為誦念其功德,開始以「神農」之美名尊稱。同時,神農也削木作鋤,取枝為柄,做為農具,教人民農耕之法。
遍嚐百草得良方  神農雖引領百姓越過獸猿原始時代,進入播種五穀的農業生活,但是還有不少百姓為疾病所苦。於是神農遍嚐百草,辨其良惡藥性,曾經一日中毒七十多次,完全置個人生死於度外,也因此得知若將數種毒草混合,可得調和作用,一共得到三百六十味藥草,分寒、熱、溫、平四等,以及甘、辛、鹹、苦、淡、酸六味,可治四百多種疾病。從此人民不畏疾疫,漸漸達到資生、延年的目的。
據說神農曾因拒絕為眾人之王,便策杖遁入山林,其間有七年沒有吃東西。飢餓難耐之際,就挖地中黃色球形的東西來止飢,吃了之後赫然發現血氣調和,脈息平順,便稱此物為「地黃」。後又得一塊黃色塊狀物,此物能生津止渴,便命名為「黃精」,此二物後來一直被視為極好的中藥材。
相傳神農氏在太醫皇人處,獲得《天元玉冊》一書,知道人因疾病所侵,天命有限,就在草木之中尋藥石相救。由於神農身軀透明,可見藥效所達之處,再逐一登錄於冊,中國的醫道便自始而立。可惜神農後來因誤食嬰子,肚腸變得漆黑如墨,再也無法觀察藥物進入腹中所生的變化。神農大帝試百草,鑑別其平毒寒溫各性而加以混合應用,做為醫治人民疾病的良方,共得三百六十物,以應周天之數,後世傳承為書,謂之《神農本草》,所以神農帝又有「藥王」之尊稱。
引火焚林,百姓安居樂業  遁入山林期間,神農見大樹盤根錯節,連理交枝,許多猛獸飛禽藏在其中,危害百姓甚鉅,便縱火燒林,火勢綿延四野,叢林雜草焚燒殆盡,一舉消滅野獸害蟲,百姓得以安居,因此尊稱神農為「火帝」。
燒林之後,西北土壤焦黑一片,川竭山崩,連年不雨,神農便教西北居民種植根莖植物,暫時紓解糧食問題。有一日,一位自稱是「赤松子」的人出現,他身披草領,下繫皮裙,指甲長如利剪,蓬頭垢面,遍身覆蓋黃毛,手舞柳枝,舉止相當古怪,聲稱能解決西北焦土一事,神農便作揖行禮請教解決之道。只見赤松子解下腰間盆子,盛滿清水,走到高丘處,以柳枝蘸水四下遍灑,不久霧起雲生,大雨嘩然而降,水自原本乾枯的河谷泉湧而出,大地頓時又恢復生機。赤松子自雨中走來卻滴水未沾,此時神農得知他就是傳說中的「雨師」,曾經在王屋修煉多年,具呼風喚雨的能力。由於赤松子得知神農聖名,特來解救民困,大地又恢復生機。
後來天地一片黑暗,造成諸多不便,神農有感於此,就將油質植物做成油膏,再將油膏注草製燈蕊,做成簡單的細燭,做為夜間的照明工具,更用以禮敬神明、祝告天地。又立五官掌火事,天火為春官、鶉火為夏官、西火為秋官、北火為冬官、中火為中官,五官各司其職,故人民將「火帝」之名改尊為「炎帝」。
社會型態漸定  燧人氏曾提倡財貨交易,神農大帝更以「日中為市」,創設市場使商業發展,並制定「權度量數」,做為物質輕重、長短、多寡、損益及價值貴賤的衡量標準,使百姓互通貨財,建立經濟基礎,改善初民生活,此為漢人最早的商業型態。
另外神農大帝也可說是最早提倡生態保育的人,在春夏正逢動物繁殖之時,要求百姓不得濫殺,使萬物得以繁衍生長,並選擇平地,四面築牆,在其中耕作,稱作「穀城」,將稻子耕作收割一次的週期稱為「一季」,此後農民作息規律,穀倉豐盈。神農認為人民能享萬物,皆得自於神明之賜與,所以規定田事告成後,應於十二月舉行八祭。
到了漢代,因感念神農之功,故以「太牢」之禮祭祀,太牢是以牛、羊、豬三牲為祭品,為祭祀之最高敬禮。後來又因牛有功於農,而改羊祭。又有一說是因為神農牛首人身,所以不用牛祭。清雍正年間(十八世紀初期)設立先農壇,每年由地方官率老農致祭,場面盛大,而歷代天子每年首祭即為「祈農」之祭,神農祭典備受尊崇由此可見。
而台灣民間以神農氏為主祀神的廟宇達一百多座,並以農曆四月二十六日為其聖誕祭日,祭典依循古禮進行,莊嚴隆重,能充分表達炎黃子孫的感恩之情。台灣廟宇奉祀的神農大帝造型多樣,有頭角崢嶸、袒胸露背、腰圍樹葉、赤手跣足、手持稻穗之原始造型;也有儀表如莊稼漢,樸實親切之神貌;更有白、黑、紅三種不同尊容之神像,用以表達神農大帝教民農事、食百草、縱火燒林之事。
然另有一說神農因食百草,依藥草之良毒而變色,所以有白、黑、紅之尊容呈現。此外,由於神農帝教人耕作、試百草、作燈火,愛民如子之風範深入人心,因而農民、藥商、糧商、醫師等都奉其為職業守護神或祖師爺。隨著工商時代來臨,以農立國的單一性已被多元化的社會型態所取代,然而對於神農帝啟迪之功,後世子孫仍應永誌不忘。「民以食為天」,在一飲一食之中,應懷抱感恩之情以謝天地覆育之恩。
樹狀顯示 | 新的在前 前一主題 | 下一主題 | 頂部

註冊才能張貼
 
Google 直立連結組
伙伴網站
Google 連結組
key word
Insurance Loans Mortgage Attorney Credit Lawyer Donate Degree Hosting Claim Conference Call Trading Software Recovery Transfer Gas/Electricity Classes Rehab Treatment Cord Blood
XOOPS 2.3,3 @ 2003-2020 雷斯提克LSTIC
Theme by Graphic Worx